谈谈最近关于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看法

一直想找个机会聊一下,最近的一些社会问题,以及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,由于时间的原因,一直没能来得及。接下来就分几个类别,逐个聊聊。

人口问题

刚好今天,跟我家的一个亲戚微信聊天,他说这两天忙小孩一年级上学的事情,这一届的小学生,比上一届少了近一半的人。

短视频里面也经常会刷到人口出生率降低,年轻人不愿意生之类的视频。

其实人口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,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前途,虽然目前来说中国人口基数还没降下来,但按照这种规律发展下去,绝对会出问题的,到时候呈指数级的下降,都未可知。

国家已经在想办法处理这些事情,比如开放三胎,鼓励生育的政策等。但目前来看,收效甚微。 年轻人所承受的压力来自于房贷、教育、医疗等方面,有条件的人,哪怕罚钱也会生三胎,甚至四胎,五胎。而大多数人属于没条件的人,甚至有的养活自己都费劲,不说房贷、车贷那些,能力差点的,工资不高,养活自己都凑合,即便家里亲戚都帮忙,能结个婚,最后也会因为现实的物质基础太差而离婚,毕竟“贫贱夫妻百事哀”。 条件稍微好点的,结了婚,有点存款,养一个娃,奶粉、尿不湿、读书、吃零食,哪哪都要花钱,像这样的,一般还有房贷要还,一个月随便的开支就五六千了。还不能生病,生病又要一笔大花销。 这还不算其他的人情往来之类的,如果朋友多,酒宴多,这又得几千。

说到底,还是经济问题, 如果国家能够调控到人人不为住房贷款发愁,不为看病发愁,大家都真正能够安居乐业,那还能有谁不愿意生孩子呢,恐怕是又要搞计划生育了吧,我们不正好赶上了计划生育政策么。

但这只是理想状态,我的经历中,暂时也只调过一次房贷利率,每个月少还了几百块钱,但离真正的减负,距离还挺远的。特别是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,更是任重道远,不见得很快能收到成效。

希望咱们的专家都在这些事情上多努努力吧,别瞎说些不接地气的话,认认真真做好功课,解决人民所急切盼望解决的事情。

就业问题

就业问题算是遇到的最多的,经常听说哪个朋友半年了没找到工作之类的,还有毕业生确实为了就业是绞尽脑汁在想以后怎么发展。比如有学历焦虑,专升本的本科是否会被大厂刷下来,实习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单位,以后是否继续考研,考公等等。

大家都说大环境不好,赵本山老师也打趣地说:“总说大环境不好,大环境不好,你是那影响大环境的人呐”。确实我们大多数不是影响大环境的人,但却被大环境影响着。就业也跟目前的环境有关,大公司裁员,小公司也在裁员,IBM最近裁了一次,把整个中国区的开发团队全部取消了。而我们公司,这么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民营企业,也裁到只剩下2个员工了。 我居然很幸运的留下来了。另外一方面,受大环境影响,极少有人敢冒险创业,除非是有独门秘籍,或者非常好的关系户,有稳定的业务。 大多数人还是无法承受创业失败带来的打击,毕竟在中国找代替品太容易了,抄作业太容易了。 而高精尖的技术,大多数人无法掌握,做不了。

关于就业,其实也是和经济有关,如果经济像前些年那样欣欣向荣,那我想创业者也会更有信心,企业也不会为了降本增效而大规模裁员,当然,可能有些职位会被机器人或者其他智能化设备取代,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能被智能化的设备取代,至少需要相关人员来监管。

这里我联想到前不久网易云音乐服务器故障,导致几个小时无法正常提供服务。有网友戏称这是“降本增笑”,类似这样的事件也发生过几起。说明具备高级技能的人才的稀缺性还是存在的。如果你不是那个无可替代的人,那么请你现在开始默默辛勤的努力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说了这么多,就业难怎么去解决,这个问题得交给国家,和为人民服务的那些专家,希望能够改变目前的就业困境,让更多的人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。

前途问题

其实这个问题,可以联系前一个问题,就业问题。 正是因为就业的不稳定性,无法得到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,明明是进了大厂,可还是可能被裁员,因此很多人对行业会有前途的担忧,比如学计算机行业的,如果今后经济一直一蹶不振,还能否像以前一样拿高薪,如果拿不到高薪了,是否可以转行做其他的呢,每个人的人生经历,很难讲的,至少我是没法跳出这个专业之外干别的,不过我可以学着做运维、美工这类的工作。这个时候就显示出“技多不压身”的优势了。

关于前途问题,我想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个答案,如果还没找到,那么你可以梳理一下自己所学会的相关技能,学得不够的,再加强一下,让自己具备应对变化的能力,当经过一段时间稳定后,再考虑一下走哪条路比较适合自己,并适当的去调整方向,最后确立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,前途自然会一片光明。

感情问题

随着社会的发展,现在在感情的市场方面也发生了变化。我记得2010年左右,相亲也好,还是自由恋爱也好,基本上女性都属于高不可攀的,而男生则需要一定的实力,有房有车有存款才有较好的机会。谈婚论嫁也会谈彩礼、三金之类的。而现在的年轻人,宁愿自己单着,也不想走进婚姻。

第一,参考前人的案例,结婚后,生活不幸福的大多数是男性,毕竟为了赚钱,很多男性需要出远门,陪伴的时间就少了很多,自然矛盾也会多一些,再加上女性要求自己的老公,既要能赚钱,又要听话,又要浪漫,还要专一,还要陪伴等等。 扪心自问,是否能满足对方的这些情感上的要求,想想都让人生畏。

第二,在一线打工的年轻人,看看房价,瞬间就不自信了,然后自然地就不买房了,买不起呀。 即使到了三四线,买得起房了,如果能全款买下来,当然是不错的。可要是相反呢,不能全款买呢,就要背负贷款了,有了贷款,你工资再高,每个月抽个工资的2/3,或者1/2 ,剩下的钱也许还不够生活费呢。即使能存下来点,也不会太多。 如果把这笔买房的钱省下来,租个廉价房,剩下的钱都花在自己身上,这样不香吗?

第三,当代的女性,还是以懒惰为主,当然也有勤快的,极少数。为什么这么说呢,并不是你做家务就不算懒。 相对比而言,上一辈的女性,经历过的事情多,在农村,妇女也要下田插秧、种地。在城市,有些女性还是工人中的精英。就是说这些女性除了要生育养娃带娃,做好家务之外,还有其他的事情都要做。当年农村还没有洗衣机,城市里家庭条件好的家里还是有洗衣机的。相比较而言,现在的女性就没那么勤快了,早上起床都难得早起,每天的家务,就是洗衣服、做饭、拖地,然后带娃, 就干这么点事情,还觉得累。 所以年轻男性想想,除了生娃不会,其他的我也可以啊。所以会果断放弃这样的女性,省了一大笔钱,还免遭女性像骂孙子似的骂自己 。

总的来说,现在年轻人,靠自己的能力赚彩礼钱很难,或者家里帮着解决,或者干脆不结婚,他们知道也不愿当舔狗,当备胎,与其大成本弄个不开心的结局,还不如吃快餐来的简单、实惠。

这方面我自己做的也比较失败,说实话有时候庆幸自己的老婆不那么精明,也有时候会有些后悔,但木已成舟,后悔也没用,还是好好经营下去,只要没有原则上的错误或者问题,能够白头到老也是不错的。

感情问题属于个人问题,涉及每个人的隐私,希望每个人都能自己处理好。

教育改革

我从小就很喜欢教育行业,没能当老师也算是一种遗憾吧。 我不是很喜欢马云这个大佬,但是他说希望回到教书育人的日子,我相信是真的。 没去当老师,一是现在的社会,老师赚不到很多的钱。二是考公不顺利,一直没啥兴趣考公考编制啥的。 三是目前的教师队伍女多男少,就感觉像是唐僧到了女儿国,容易成为别人关注的对象。 而那时候的我,根本不喜欢被别人关注,只希望有自己的空间。 哪怕到了大专毕业,大家劝我留校当老师,我都觉得好像不是最好的选择。

教育行业确实是不错的行业,从我接触过的项目来看,教育行业的项目基本上都能顺利完成,而且都能顺利验收拿到款。我认识的同事,做教育行业的数不胜数。 说明学校从来不缺项目,也不缺钱。但是钱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没有,有没有产生教育意义,我们无法得知。

其实老百姓在教育上的投资是不会吝啬的。“再苦不能苦孩子,再穷不能穷教育”,只是这些年来,学校周围搞什么学区房,学校基本上都是按成绩划分学生好坏,分什么重点班,有的还搞些课外培训,经济好的还上各种兴趣爱好班,即使没有这些,班主任也要担负很多教学以外的工作,等等现象,都说明我们的教育,并不是一种好的模式,花了钱不说,最后还是为了分数在卷,不卷吧,跟不上,就变成了落后,卷吧,有的家庭真的没办法,没那个条件。

在教育上,老百姓就是希望能够让孩子学习到知识,不要投入过多的没必要的钱。不要刻意去划分三六九等,让孩子更自信的去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,而不是一味的填鸭式教育。最后的结果,也是希望不要以分数作为唯一评判学生好坏的标准,希望能发现他们更多的技能和能力。

教师如果失去了师德,就成了斯文败类,不仅危害学生,还有损学校声誉,特别是近年来小学的一些教师丑闻,有的教师简直是衣冠禽兽。所以必须对全体老师加强师德规范,有些犯了罪的教师,被判处死刑,也算是敲响警钟了。另外,希望老师们都提高教学水平,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,不要出现了校园霸凌还要等家长来干涉,在学校的地盘,老师应该负责任,管到底,对有霸凌行为或者有这种倾向的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督,尽量将校园霸凌扼杀在萌芽状态。

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,教育想要彻底改革是很难的,只能是循序渐进的去优化,为什么德国法律规定小孩多少岁前不能学数学,而又能产生很多伟大的数学家呢,放到国内,绝对不可能不学,你不学,别人就会认为你小孩简单的加法都不会,就是个傻子。我也只是举个简单例子,希望咱们的专家多研究研究什么才是真正有效,能够落地执行的教育改革,也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发展得更好,有个更好的未来。

医疗改革

有几年的时间我也参与过医疗系统地研发,了解医疗系统基本的一些知识,一个三甲医院,基本上各个科室都具备,HIS系统是医院必备的系统,其中就包含了挂号缴费系统、诊断开药系统、资产管理系统等等各种医院必备的系统,另外还有LIS系统,EMR病历系统,PACS影像系统等,还有很多其他的系统比如麻醉科一个系统,手术科一个系统。有些可能是HIS的系统不好用,而改用了第三方的,比如资产管理系统、耗材管理系统。也有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医院发展,而自主研发的一些系统。

那么从这些系统里面的数据,反映出什么问题呢,看病的人一直居高不下,而开药呢,则按医生喜好,病确实能够治好,或者能减轻症状,如果遇到一个好的医生,可能几十百把块钱就治好了,可遇到要捞收益的医生呢,随便就是大几百,有的可能上千。这还不是什么很难治的病。

我自己亲身经历,找小诊所去看病容易遇见庸医,有一次明显是比较严重的发烧,他居然给我开的全是不痛不痒的药,健胃消食片都有,花了100多而且吃了还没啥效果。 于是第二天就去了省人民医院去看病。恰好那时候还在疫情期间,医院对发热病人管理比较严格,看起病来更多了些手续。 钱也没少花,至少有300,但确实治好了病。

农村医疗也很欠缺,以前村里还有个赤脚医生,现在虽然也有个卫生室,但基本上形同虚设,想要找人看病,还得老百姓自己打电话联系,有时候还找不到人。

其实老百姓对医生的要求并不高,能够及时治好自己的病,并且能够保障费用不是太高就可以了。完全免费医疗,当然是大家希望能够看到的,但是想要在我国实行可不会那么容易。 能做到低价,并且能够治好病,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。

当然医德还是很重要的,医患关系处理不好也容易发生医闹。希望医改在保障医生个人安全的前提下,能够适当的把治病的成本降下来,这样对大家都好。

房产相关

这么多年来,各个地方的发展都把优势资源集中在了最好的城市,就像蚂蚁寻找食物,哪里有好吃的东西,就会集结好多蚂蚁来进行搬运。城市的发展,就是不断的在把优质资源集中到中心地带,然后各阶层的人,都像蚂蚁一般,往这个中心挤。 人越来越多,就有部分人要解决住房问题,于是各个省会城市也好,地级市也好,县城也好,甚至有的发展好的乡镇,区,都在大力发展房地产。 引进香港的预售制,还没有香港的配套的制度,完全就是风险投资。 烂尾的楼盘,只能通过闹事的方式去引起政府重视。 而没烂尾的,也让很多人背负巨额债务,只能当牛做马,赚钱还债。

这时候工作不得不做,资本家就有了剥削的基础,996成了福报,曾经喊了多年的口号“曾经是牛马,现在要做人”,现在又沦为了牛马,伟人和敬爱的总理他们这个集团好不容易为人民争取的8小时工作制,也不复存在了。 好在共产党还是走社会主义的路线,不会让剥削变本加厉,也在不断的努力纠正这些错误。

可任何的改变,都需要时间,房价高、学区房、还贷款难等等问题,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,但至少还没有满足人们解放自己的诉求。希望今后,第一再把贷款利率降下来一些,第二能让老百姓多赚点钱,早日把房贷这座大山移走,解除房产这个重大的压力。

预售制呢,是房产还没建成,就早早的在抛售,进行开盘操作,甚至还造成疯抢的假象,迷惑需要房子的用户,房子建成什么样,也只有个户型图,和小区规划图,最终交付是否用户满意呢,他们谁会关心?完全没法保证房子质量如何,虽然有监管部门,但毕竟不是老百姓监督,有没有问题,谁又知道呢。 房子不烂尾都算不错了,烂尾了呢,更是要等到民众去闹事,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。

物业,就涉及到物业费,大部分都是先收费再服务,收完钱,服务还做不到位。 其实我个人觉得,既然是服务业,那就得按市场规则来,物业既然承担着这份工作,那就应该先保障服务满足业主需求,可以预先收一部分,到最后大家来评价,如果真的做得好,大家也会愿意掏钱,但做的不好,就应该协商看怎么付尾款。 这样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嘛。 所以说国内的房地产也好,物业也好,开发商的吃相真的太难看了。

总结

这个世界一直不变的就是在变化,以前的人性化社会,到现在成了一切向钱看,只要能赚到钱,做得好不好已经不重要了。当然现在也在变化,房地产也成了没落的行业之一,年轻人也觉醒了,既然买不起房,不买呗,租呗。大不了就是鱼死网破,大家都不好过。

不管怎么说,社会还算是安全稳定的,毕竟是法治社会。希望我们各个领域慢慢的都能好起来,人们不再有太大的生活压力,安居乐业,做好自己的事业,争取多做出些成绩,给社会贡献力量,给国家带来荣誉。